第 56 周主机註記

月曜日 (Mar.3)

火曜日 (Mar.4)

麻辣

「麻辣燙悖論」

假設存在兩種商品,一種價格較高(記爲商品A),另一種價格較低(記爲商品B)。商家將這兩種商品捆綁銷售,其售價爲兩件商品價格的某個中間值。

如果消費者在購買該捆綁商品後,被告知必須選擇丟棄其中一件商品,應該保留哪一件?(這裏特別說明,在購買時是不知道買之後必須丟棄一件的)

一人認爲應當保留較便宜的商品B,丟棄商品A。理由是,盡管B價格較低,但由於是以捆綁價格購買的,丟棄B意味著放棄了原本已經支付的高價錢,會造成較大損失。

另一人則認爲應當保留較貴的商品A,丟棄商品B。理由是,商品A本身的價值更高,本身更值錢,保留它能帶來更大的實際價值。

你怎麼看?

(事情的起因是買麻辣燙然後吃不下了,和同學爭論是吃肉還是吃菜)

選你要的,選你想吃的,吃不下了再好的東西你吃掉只會想吐出來。

有理,是我們太看重錢了,兩個人都在論錢。我之前在想原售價和購買價格,原售價更能代表價值,而購買價格,只能說是受到各種優惠或者其它營銷方面的影響,並不能決定商品的真實價格。

價值價格 不一樣。價值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用錢來衡量,但是很多時候也不可以,同一個東西對於每個人而言價值是不一樣的,它並非絕對屬性,與使用場景強相關。而價格就是價格,只是價格,是一種市場行爲。太看重價格容易陷入消費主義危機。

但是錢也重要。不過已經花出去了,或許可以不考慮,但也不能完全不考慮。是的,我和我朋友都是如此,嚴重受沈沒成本的影響,完全從金錢角度考慮問題。支付行爲會激發「損失厭惡」的心理慣性,拋棄貴物品相當於承認決策失誤,觸發錢沒花值的焦慮。如果這錢的來源有情感因素,那物品選擇還會涉及情感載體的取舍,太複雜了。

這有點涉及「沈沒成本」與「機會成本」。沈沒成本謬誤指出,已支付的金錢屬於沈沒成本,不應影響決策,需比較保留不同商品的未來收益。應當多基於商品的實際價值與未來效用考慮,而非已消耗的資源。

洞悉市場行爲沒什麼人能弄懂,要是行的話早賺翻了。這種還是太需要招了,但學點資本論等的基礎還是有必要的,其實感覺每個人都需要學。

……

我現在的想法是,買以後就不要太在意價格高低了。已支付的錢如同流經掌心的河水,試圖握緊只會加速流失,明智的做法是觀察水流方向,我希望它流向哪裏。

當然,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,我覺得這種東西沒有所謂的理智決策吧,最多就是分成各種類型和派別。愛怎樣怎樣,自己滿意就好。

還有一些有趣的思考角度,比如從長遠看拋棄哪件並無本質區別,比如拋棄「所有權」概念將兩件物品都送給陌生人,比如質疑此類扭曲人性的銷售遊戲,再比如罵我沒能跳出錢的視角而更多角度地看問題。

把這個問題群發給朋友也是想聽聽更多人的想法。盡管多數人不感興趣,但與我交流的人,他們的想法都很符合這個人的特點。人類真有趣呢。

UPD

我好像被騙了,爲什麽要認爲是中間價格?

換個角度,你就是用這麽多錢買了兩個東西,如果與原售價不符,那就認爲整體打折了。至於他的定價,影響的是購買時如何選擇肉和菜的比例,可能會覺得買肉會劃算一些。但買之後也就不用考慮了吧,就認爲整體打折。

那麼現在,丟哪個就是損失哪個,貴的沒用與便宜有用怎麽選的問題。

所以說考慮是很自由的,看你怎麽平衡價格和價值了。

水曜日 (Mar.5)

木曜日 (Mar.6)

重点

这个老师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坚持计算传播重点在计算的,她坚持是交叉学科。

打瓦

某学校一学生和室友打瓦,室友挂机,于是把室友砍了。

每个人听说(这个词表明以下故事是虚构的,该新闻仅仅为了引出讨论话题)这件事后的反应各不相同,野羊问是现实里吗,我表示以后不能尝试打瓦了。

今天上午我室友说,「感觉打瓦真的会让人暴躁,也有可能是暴躁的人多打瓦的,咖啡因来自咖啡果」。感觉挺正常的。太过激,就那种很极端完全失去理智的状态——听隔壁在吼,真觉得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得出来,不是普通打游戏的状态。还是很吓人的。

可能我这种事情看太多了有点无感,还做过这种梦。还好有这个梦,至少以后这种事不太会发生在我身上。那个梦太吓人了,前一半很爽,但是瞒不住,事情水落石出就后悔了。最后在我自首前接了个电话,电话铃声是……是哪句来着?

再怎么暴躁和杀人不一样吧,打人都已经超越暴躁的范畴了,打人完全就是兽性,杀人已经超越兽性了。我反正是对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极其过激举动的人达咩,太恐怖了这种人。我高中时候有一个同学,他人其实很不错,性格也好,但他脾气就极其暴躁,他生气的时候非常非常可怕。而且他还是我们班体育委员,特别壮,和班上同学起冲突的时候掀过桌子,直接把桌子往另一个男生身上砸。我平心而论,那个同学在情绪稳定的时候人真的非常好,对大家都很温柔,但是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简直能把人吓死。他好像是有什么心理问题,因为我真的没见过情绪转变能那么突兀的人。关键他还真的控制不住,情绪稳定的时候和你嘻嘻哈哈开玩笑,大家关系都好的很,不稳定的时候一点就炸,大多数人跟他说话只敢挑他明显看起来心情还不错的时候。但是他人本性不坏,即使这样都已经足够恐怖了。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剥夺别人的权利,做人是有底线的。正常人都不会那样的,暴躁易怒是有度的。

还有本性这回事,那我的理论需要修正一下。每个人都有个阈值,高低不同罢。好人被激怒了也说不准会做什么。但是忽略了基础值这回事,有人本来就在阈值之上。

说不准会做什么,这个做什么是什么问题很大吧。存在和合理是两码子事,所有人生活在社会都得守社会的基本规则,你不能模糊可能存在和合理的边界。这和阈值基础值有什么关系?而且哪有明确的好人坏人之分?做什么也是有合理限度的啊。有人在背后耍手段恶心你和犯法能是一码子事吗?而且我觉得处不来大不了就滚,你非要凑在一起互相报复有意思吗?都很没品。所以过激举动更是没品中的没品。为什么叫过激不就是因为过头了吗,不合理,危害社会。而且过激举动影响的从来不是一个人,你过激别人也可能过激,你不会希望某些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,那你就也应该不能做那些事情。这就是规则啊!

不是这种合理,不合理,但是合理。极端状态下是没有理智的,如果还有那说明还不够极端,要被逼到一切理智都完全丧失的状态。我是觉得每个人都有可能到这种状态,每个人都很危险。

這是不考慮劑量談毒性,極端化討論沒有意義。沒有理智等於沒有自我,這跟性本什麼也沒有關係,非得把人逼瘋還說是人?

好像說到了我的痛點……此貼結。

金曜日 (Mar.7)

蘑菇被喫了

土曜日 (Mar.8)

日曜日 (Mar.9)

梦里是思维最活跃的,這裏主要是指困出幻觉的那種半睡半醒狀態。

一张人像过度美颜,甚至用AI美颜后,忒修斯之船